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脱贫攻坚现存问题与解决路径

    信息发布者:zhangqian
    2019-04-14 21:13:26   转载

    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消除农村贫困既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随着脱贫攻坚逐步向纵深推进,深度贫困问题凸显,攻坚难度递增,新时期乡村脱贫工作仍存在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

    01.jpg

    一、乡村脱贫现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具体而言,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2019年的一号文件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

    我国原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摘帽28个县,2017年摘帽125个县,2018年将要摘帽280个县左右;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2018年底还剩2.6万个贫困村。人口已经做到了85%左右脱贫,村80%左右退出,县超过50%摘帽。

    032.jpg

    二、现阶段乡村扶贫存在的问题

    1.贫困人口范围广,收入差距大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普遍较低,远低于城市人口收入水平,且农村贫困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在逐步加大,这也和农村总人口流失有一定的关系。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下,其收入的富贫差距不断扩大,有些地区的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不足千元,这已经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多数农村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其交通不够便利,基础设施较差,水毁现象严重,而且逐步陷入“自然环境差一收入低一改善自然环境难一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制约贫困人口致富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些贫困山区、矿藏、能源等然资源缺乏,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自我发展动能明显不足,人均收入普遍很低,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这也成为地方政府农村扶贫开发的一大难点。

    3农村产业化水平低,缺乏竞争优势

    从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看,多数农作物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多数贫困人口仍然从事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对自然灾害等的抵抗和防治能力不足,靠天吃饭现象占主导。他们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工具,加工手段落后,产业缺乏集约化,农产品单一且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此外,对农产品缺乏精细化和深度加工,农民与当地食品企业之间合作不够,当地农产品品牌不强,缺乏竞争优势。

    4农村社保水平低,因病返贫等问题突出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使得很多农户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且得不到有效解决。尤其是特困地区,普遍存在着老而无人养、无能力养等问题,即使有少量积蓄,也会因病返贫或是因子女教育返贫,长期处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另外,特贫人口占贫困地区农户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大,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每次发放的扶贫款项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贫困问题,这也使得因自然灾害、因病、因事故等返贫的农户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

    0000.jpg

    三、乡村脱贫路径

    1.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是脱贫的依托,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拓展产业链上下功夫,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了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将“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建立“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形成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共同受益的“红利式”产业发展格局。

    政策支持:

    2017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农民直接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力争到2020年,贫困县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贫困乡镇、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关于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 促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加大农业项目资金倾斜力度,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迈进,助力扶贫对象精准受益,稳定提高收入。

    2.家庭手工业助推脱贫攻坚

    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是释放中国人口红利的重大举措,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发展手工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强群众现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要抓住关键环节,企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交给农户,一手抓好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开拓,一手抓好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指导。

    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

    村站文章广告09.jpg

    2019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指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从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六个方面提出发展乡村产业。具体内容将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乡村手工业、“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休闲旅游、信息进村入户、乡村企业、返乡创业园等都列入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范围。

    3.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扶贫不仅能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创业机会、收入机会和就业机会,还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在市场、组织等多方面的现代化,能够提高贫困地区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提高落后乡村居民的精神素养、职业技能、文化自信心和乡土自豪感,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政策支持:

    《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通知》: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业绿色生态功能开发。发挥生态扶贫在产业融合中的促进作用,鼓励引导贫困农民、林区贫困职工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到2020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规划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乡村旅游扶贫减贫措施更加有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质量明显提高,特色旅游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有效推广,旅游综合效益持续增长,旅游扶贫成果不断巩固,乡村旅游在带动和促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中发挥有效作用。

    2019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4产业融合助推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农业为基础依托,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可有效应对当前贫困人口脱贫面临的就业压力加大、成本压力上升、生态压力凸显、市场压力剧增等新挑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

    政策支持:

    《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通知》

    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业绿色生态功能开发。发挥生态扶贫在产业融合中的促进作用,鼓励引导贫困农民、林区贫困职工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农业农村部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的决策部署,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政府工作报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000.jpg

    四、如何巩固扶贫成果

    1.注重智力扶贫,加大劳动技能培训

    只有加大对其智力扶贫,提高其劳动技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要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要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加强对其实用技能的培训。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入一批能够全方面管理、引领区域发展的科技人才,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逐步培养农村贫困地区的“能人”群体。三是要加大对农村企业及合作社负责人及骨干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

    2.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要积极推广节水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能力,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精力办大事的方式,逐项实施民生工程,尤其是农村道路建设,要提高乡村道路建设标准,最终实现村村通、乡乡通的目标。

    3.推进农村产业化扶贫进程、培育优势产业

    农村扶贫开发应着力在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扩张上,依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确定支柱产业,并将其做大做强,形成特色优势和产业集群。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当允许农村人口之间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逐步发展规模经济。同时,要鼓励农村龙头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之间的协作,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化扶贫有机结合,提高农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4.构建并完善农村社保保障体系

    要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切实保障扶贫对象的参与权利,使其共享扶贫开发的成果。由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一定差距,而农村贫困人口更没有经济实力参与缴纳社会保险,因而无法获得养老、医疗保障。因此,政府应作为其生活保障的主要承担者,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研究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为贫困地区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构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特贫人口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切实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为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特贫人口或因灾返贫的农户提供帮助。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